? ?
走在電白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翠綠的紅樹林在海風中搖曳,濱海城市天際線盡收眼底,不遠處橫跨灣口的水東灣大橋分外搶眼,一條長約1500米的木棧道蜿蜒在紅樹林中央,漫步其中,怡然自得。 這里,經過十幾年的恢復發展和加強保護,恢復種植紅樹林600多公頃,形成了獨特的“海上森林”景觀,碧海藍天、紅樹白鷺,被評為“廣東省十佳觀鳥勝地”,見證了茂名多年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艱辛付出。 久久為功 建成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水東灣是個面積約2600公頃的潟湖,有豐富的細物質沉積和肥沃水質,為紅樹林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 為了加強紅樹林濕地的保護,1999年經茂名市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了電白紅樹林市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建立茂港紅樹林縣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建立大洲島省級濕地公園,2015年建立海灣縣級濕地公園,重點保護沿海灘涂自然環境、濕地與紅樹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以及在濕地中生活的鳥類、魚類等野生動物資源。 2004年開始,電白開展大面積恢復種植紅樹林,通過引種拉關木和海桑等優良品種,成功地在沿岸灘涂進行生態修復營造連片紅樹林。經過十幾年的恢復發展和加強保護,恢復種植紅樹林面積600多公頃,主要樹種有拉關木、白骨壤、海桑、秋茄、紅海欖、木欖、桐花樹、老鼠簕等真紅樹品種和水黃皮、海芒果、海漆、黃槿等半紅樹品種,形成了獨特的“海上森林”景觀,在改善水東灣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提高了城市的品位。 2017年建成水東灣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一期)總長3.78千米,水東灣海洋公園一期工程也建成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長1.5千米。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以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實現科普教育為目的,集生態保護、景觀展示、娛樂休閑、康體運動于一體,已成為市民踏青、看海、觀鳥、垂釣、散步、健身、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隨著水東灣紅樹林濕地保護措施的加強,周邊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人類干擾活動減少,鳥類有了良好的棲息、覓食區域,紅樹林濕地已成為候鳥遷徙的停歇地、越冬地和留鳥棲息地,候鳥和留鳥的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鳥的種類更加豐富,可見鳥類有各種鷺鳥、鷗類、鸻鷸類等30多種。2018年水東灣紅樹林濕地被評為“廣東省十佳觀鳥勝地”。 風光旖旎 體現人類生態文明成果 目前,依托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而建成的水東灣海洋公園,已成為市民觀鳥、休閑、散步和科普教育的好去處。 這是一條集生態保護、娛樂休閑、康體運動為一體的水上棧道。棧道寬約2.5米,橋欄高約1.2米,橋面和橋欄用“菠蘿格”木材建成,綠堤環繞。遠遠望去,棧道宛如一條騰飛在水上的蛟龍,又如一條穿梭在淺水海域與紅樹林之間的彩色飄帶,曲折迂回地纏繞著海堤,引人向往。
白天的棧道風光秀麗,而夜晚的棧道,流光溢彩,絢麗的燈光把海岸線點綴成為璀璨的醉美夜景。棧道上的璀璨燈光,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記者在棧道上看到,不少市民來到此處游玩,他們三五成群,或一家大小,或親朋好友相約,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著美麗的夜景,他們有講有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里最大特色是人工紅樹林生態修復,鷺鳥成群,近人居環境,便于觀賞各種鸻鷸類、鷺鳥、鷗類等,特別是鷺鳥種群數量豐富,容易觀察。各種鳥類,或林間棲息、或灘涂嬉戲、或水中行走覓食,與這里的游人、紅樹林、碧海、藍天白云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圖,體現了人們共同維護碧海藍天和生態文明的成果。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