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豐侯葉公祠位于信宜市平塘鎮新中村平尾村。該祠始建于清朝末年,坐北向南,前后兩進以天井相隔,前后座均為三開間深三間,磚木結構,主體部分仍保存較好。當中,灰塑藝術、梁上雕刻、壁上字畫等工藝水平較高。
一座老屋藏深山
豐侯葉公祠所在的平尾村處在高山包圍中,地勢相對平坦,一條小河從村前過。沿河往上走,就是“萬畝竹?!彼诘母呱?。
豐侯葉公祠
據信宜市博物館收藏的資料顯示,豐侯葉公祠面寬12.25米,進深20米,面積245平方米,硬山頂,博古脊飾,陰陽合瓦,綠瓦當滴水剪邊,四步梁架,檐滴下金漆人物,花卉封檐板,墻壁上人物、花卉、詩詞壁畫,磚石柱礎。前座大門上金漆浮雕人物、花卉梁架,中廳設有屏風門,雕花斗拱(木邊)。后座設有卷棚頂拜廊,內雕刻有梁架。兩廊博古、花卉梁架。該公祠對研究粵西的祠堂風格具有一定的價值。2011年4月14日信宜市人民政府公布“豐侯葉公祠”為該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浮雕脊飾栩栩如生
走近老屋,只見大門外主屋前的通道上是由較大塊的河卵石鋪就。屋前是一口半月型荷花池。這是當地客家文化中常見的典型的大屋布局。
梁上雕刻
走進屋內,前廳上掛著幾幅大照片,記錄著2013年11月2日該屋彩旗飄揚、龍獅歡騰、鼓樂喧天、貴賓云集的情景。當天,葉氏隆重舉行了該祠被列為信宜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掛牌儀式。
細觀該祠,灰塑藝術是一特色。入戶門口及主屋大門都有灰塑門額對聯,底為朱砂紅色,對聯字體仍清晰完整。在脊頂、山墻均有灰塑浮雕、鏤雕,出神入化,題材豐富,有壁畫式、圖案式,造型百態千姿,畫面生動。正門、大廳,以及各廂的墻瓦面下都用白灰批出一條裝飾帶,用以繪壁畫。其檐板、斗拱等木雕花板,以及內外石雕、磚雕、柱礎、欄板、木雕花窗等爭奇斗勝,又互相襯托,當時的雕刻水平由此可見一斑。
該祠的人物、脊飾栩栩如生,壁上書畫筆法細膩、行書灑脫,內容頗有教育意義。梁上雕刻作品、書畫作品、脊飾浮雕古色古香。
老屋成村中兒童的玩耍樂園
記者采訪當天,兩位小兄弟正在屋內玩耍。他們時而靜坐在門坎上,時而沿著天井四周奔跑,時而去推動著石磨……山區小孩的純樸天真,得以在老屋的玩耍中釋放無遺。倆小孩的父親葉生說,這間老屋是村中小孩子們的樂園。他小時候與村中的小伙伴也是這樣,在這座老屋中蹦蹦跳跳玩耍中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小朋友在屋內玩耍
據葉生介紹,在他小時候,豐侯葉公祠左右二座副屋還是完整的,西南角有一個大門,東北角也有一個大門。當時村中還沒有什么樓房,這間老屋在村中是最為顯眼的。后來左側的一座副屋完全倒塌。近年來,右側廊屋也有部分倒塌。即便如此,老屋中的院子及前后座大廳仍是村中小孩子及老人家的主要活動場所。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